01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关于养老的话题,被无数网友热议——你会同意子女把自己送到养老院吗?
一些年纪大了的父母,像是70后、60后是这样说的:
坚决不同意去养老院,自己有家为什么要去那儿?养老院的人我又不认识,工作人员都是拿钱办事,能照顾好我吗?我攒了一辈子的钱是为了给孙子孙女用的,不能便宜其他人。当我身体不行了就早点离开算了,何必浪费钱和时间。
有人说,人到晚年,最大的怕不是病,也不是死,而是治不好,死不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我是农村人,我父母也到了快70岁了,而我的奶奶和外婆都活了将近90岁,所以我是知道老年人的晚年有多难的。
那么对于很多农村家庭来说,如果父母确实已经病入膏肓,作为子女,你是愿意把老人接到身边照顾,还是送到养老院呢?听听2位过来人怎么说。
当事人:何三叔 52岁,母亲病重时,我伺候了1年整,问心无愧
何三叔是我们一个村上的,他母亲其实有4个儿子,2个女儿,但老人的最后一程是何三叔一个人送走的,老人生病时也是何三叔一手照顾的。
说起来,何三叔的母亲也是个厉害的女人,她虽然很年轻的时候就死了丈夫,但她一个女人硬是没有改嫁,靠着种庄稼还有给别人做红白喜事的手艺,养活了4个儿子,2个女儿,而且孩子们都养得健健康康,这在农村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何三叔的家境在4个兄弟中,算是混得比较好的。他之前在工地做小工,后来慢慢积累了经验,开始自己承包工程,算是挣了一些钱。
这些年,何三叔对于照顾母亲,一直是出钱出力最多的那位,但他的兄弟们并没有因此感激何三叔,而是觉得何三叔有本事,就应该多付出一点。其实,这种想法在农村也正常,毕竟能者多劳这种说法在哪里都成立。
所以,何三叔也没有计较太多,怎么说都是自己的老母亲,他又能说什么呢。不过,何三叔可以不计较,但他的老婆和孩子却不高兴了,三天两头的跟何三叔吵,何三叔也只能两边哄,尽量在照顾母亲和照顾孩子的事情上取得一个平衡。
前年夏天的时候,何三叔的母亲,过了84岁生日,说瘫痪就瘫痪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了。当时,村里有句老话叫,过了73,过了84,阎王不催自己去。意思是到了这个年纪,老人日子过一天少一天,能活一天就是多赚一天了。
当何三叔的母亲完全瘫痪后,他家几个兄弟的态度是嫌弃的,甚至想放弃,就是那种懒得管的态度。于是,何三叔不顾妻子和儿子的反对,毅然决然辞了工地包工头的活,然后回到村里,一心一意照顾母亲的日常生活。
不知道大家经历过家有高龄老人的感受没?那真的是屎尿都拉在床上,而且生病的老人脾气特别坏,经常无缘无故的发脾气,比如不穿衣服,故意大半夜不睡觉,到处乱嚷嚷,跟探望自己的人,说自家儿女的坏话,总之,各种“作”。
这些何三叔都经历过,但他想到母亲只有这么一点时间了,所以每天都耐心地给母亲擦身,学着给母亲做可口的饭菜。最后,老人是在瘫痪一年多之后的夜里,安详去世的,何三叔也算了了一桩心事。
对于何三叔来说,挣钱的日子往后有的是,跟妻子儿女相处的时间也是大把,但母亲最后的日子只有那么一段,他实在做不到把老人送到养老院,也做不到像自己的其他几个兄弟对母亲放任不管。所以,哪怕自己辛苦一点,但求问心无愧就好。
当事人:钟叔 55岁,人生最后悔把母亲送到养老院,让老人抱憾而去。
钟叔是我们镇上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一直以来对母亲都很孝顺,但奈何自己教学任务重,妻子也要工作赚钱,再加上两个儿子都到了找对象的关键时刻,实在是有心无力。
前年,钟叔的母亲得了脑梗,花了很多钱,也没治好。最后医生建议钟叔一家,最好是把老人接回去妥善照顾,或许老人能多活几年。
一开始钟叔是想着好好照顾母亲,但母亲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家里经常搞得乱七八糟,再加上那段时间,钟叔的工作实在太忙,也没有心力照顾母亲,于是就产生了把老母亲送到养老院的想法。
要说钟叔给他母亲选择的养老院其实还可以,每个月3000块的费用,吃饭,看病都有专人照顾。钟叔也答应每个周末去看望老母亲,平常也是尽量有空就过去,但钟叔的母亲还是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情绪,死活不愿意去,甚至在家里寻死觅活。但钟叔考虑到老人的安全,还是狠狠心把母亲送过去了。
只是钟叔没有想到,老人送到养老院没多久就去世了,是夜里走的,等钟叔一家接到通知时,老人的眼睛都没合上。钟叔说,那是他一辈子最大的痛,让他觉得自己简单不配为人子,连母亲的最后一程都没有送上。
清水结语:记得之前有人说,父母哪怕再难,都不会把孩子送到福利院,但儿女总是以工作忙,压力大,经济负担重,孩子要照顾,想着法子让父母去养老院,仿佛给了养老费用就完成了尽孝。其实不是得,把老人送到养老院,说白了,不过是儿女逃避责任,给自己找个幌子罢了。
就像一个情感博主说的,父母之于子女,是渐行渐远的缘分。当孩子们真的顶天立地,有足够的能力去搏击风浪的时候,不要忘了,父母已经老去,他们也需要你的陪伴,就像从前他们陪伴你一样。
希望为人子女记住,床前一杯水,胜过坟前万吨灰,千万不要想着把照顾父母的责任假手于人。父母有办法养我们小,我们就有办法养他们老,就看是不是足够爱父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