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 教什么,学什么,那就考什么——以九上期中考试命题为例
原创 徐杰 杰哥的精致语文 2024-01-17 00:02 发表于江苏 73人听过
编者按: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考试范围为统编教材语文九上1--3单元。命题原则就是:尊重半期考试的性质,以本为本,侧重考查九上1--3单元的教与学的效果。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6分)(1)请用正楷抄写下面一段话(4分)。
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需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
(2)抄完,你发现,这段话中的一个词语有明显的错别字,这个词语是 ,应为 。(2分)
这是一道“送分题”,抄写,只要不错字,就能得分;纠错一个字,这也是一个常用字。九上1--3单元中的易错字有十来个,犄角旮旯的难字也有不少,为啥不考?一是贴合这个抄写的语段,二呢,这个语段就选自第8课。
2.我们在阅读一段话的时候,有时会发现,一段话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在复句中称为“分句”)按照某种逻辑联系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句子,我们称之为“复句”。复句内部的几个分句,有时候是依靠关联词语来联系组合的。
阅读下面的复句,根据语境,添加合适的关联词语,使之成为一个语意通顺的复句。(4分)
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大于暗影。哪怕是只多一个百分点呢,也是希望永恒在前。 ,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
解题的提示语,来自教材。这一段“知识”出现在这里,是温习,也是解题的路径。当然了,这个语段也出自课文。学生可能不记得课文原文,但考查的本就不是“记忆力”,而是根据语境选择关联词语的能力。
3.古人写诗著文,善用对比。(10分)
比如:(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① , ② ”用“先”与“后”做对比,写出政治家的阔达胸怀与伟大抱负;(2) ③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与“千帆过”,“ ④ ”与“ ⑤ ”两两对比,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3)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中,“汉文有道”与“ ⑥ ”相对比,写出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4)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写“朝奏”而“ ⑦ ”,可见获罪之快,君心难测;(5)温庭筠在《 ⑧ 》一诗中,“ ⑨ , ⑩ ”写落叶与枳花,一明一暗的对比,用山野的情趣冲淡羁旅的辛苦,可谓匠心独运。
古诗文名句默写,最忌讳的就是“散点式”考查,弄七八十来个相互间没有关联的填空题,如此考死记硬背,加剧内卷,对古诗文的阅读理解没有任何帮助。我喜欢用“串式”来考查古诗文默写,这样的考查形式,既有助于归类记忆,也是对某个鉴赏点的呼应与内化。
4.本学期第一单元是诗歌的活动探究。某班级决定在秋高气爽时节,到黄山湖公园举行现代诗歌朗诵会,请你参与活动设计。(15分)
第一小组的小轩同学,打算在组内推荐朗诵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小轩忙于朗诵会的筹备工作,于是请你帮忙写一段简短的推荐语。你会怎么写呢?(5分)
(2)经过你们的努力,第一小组的同学都赞成朗诵这首诗,但是,在讨论最后一句“春暖花开”四个字怎么读的时候,意见有分歧。有人认为用正常语速就行;有人认为语速要快;有人认为要放慢语速。你怎么看?说说理由。(4分)
(3)大家都认为诗朗诵最好要配乐,于是推荐了以下四种乐器:
A.腰鼓 B.羌笛 C.唢呐 D.小提琴
以上四个选项,你认为哪一种乐器演奏的曲子比较合适呢?(2分)
答:我选( )
(4)组内有位同学说,我们在诗歌朗诵的时候,也可以对原作进行适度“改编”,让它更契合现场朗诵的氛围,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请你来仿写。(4分)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亲爱的同学,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①
愿你②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九上第一单元就是诗歌的“活动探究”单元,我采取“活动探究”的形式考查,且赋分15分,这个比例是符合作为基于九上1--3单元的“阶段性考试”要求的,半期,三个单元,诗歌占三分之一,命题占15分,该。考查的诗歌鉴赏能力,也与教材有很高的匹配度:诗歌的朗读节奏、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情感氛围体会、学写诗歌(仿写)。
二、阅读与欣赏(55分)
(一)古诗阅读(10分)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读这首诗,我们感觉到,整首诗笼罩着一种 的氛围。(2分)
6.读到诗中“寄书长不达”一句,你是不是想起了,杜甫在另外一首诗《春望》中,也有一句诗,有着相似的表达?“ ① ”,这两句诗,都写出了 ② 的社会现实。(4分)
7.这首诗,题目中有一个“忆”(思念)字,其实呢,诗中每一联都包含着“忆”。你觉得,诗中哪一联的“忆”最为鲜明和强烈?说说你的理由。(4分)
这首诗,选自教材单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有不少老师对于“课外古诗词诵读”的处理,比较粗暴,就是抄写、默写,反复进行,机械重复。拿这首诗来考查古诗阅读,有一个命题意图,那就是希望老师们先要对规定诵读的古诗词组织阅读欣赏活动,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诵读。其次,这里命制的三道题目,并没有死板硬套本地区的中考题型,而是因文制宜,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的“细读”能力和“联读”能力。
(二)文言阅读(16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 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嘄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愰,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靧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张岱《西湖七月半》
8.解释加点的字。(4分)
(1)及下船 及: (2)或匿影树下 或:
(3)止见篙击篙,舟触舟 止:(4)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 席:
9.《湖心亭看雪》中,作者看雪,着力在一个“痴”字;那么《西湖七月半》中,作者赏月,又着力在哪一个字呢?说说你的理解。(4分)
10.如果《湖心亭看雪》中的金陵客,在七月半这天,也来西湖赏月,你觉得他应该属于《西湖七月半》中“看七月半之人”中的哪一类人?说说你的分析。(4分)
11.以上两篇短文,作者虽然都是张岱,但这两篇短文的不同之处甚多,你发现了吗?请写出其中的一处不同。(4分)
这部分文言阅读考查,两篇文本,一则来自课文,一则来自课外。文言词语,主要考课堂积累。另外三道题,其实都在考“比读”,基于课内文本的学习积累,引入课外文本,取特别值得比较的“点”,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三)名著阅读(14分)
说言未了,只见林冲双眉剔起,两眼圆睁,坐在交椅上大喝道:“你前番我上山来时,也推道粮少房稀。今日晁兄与众豪杰到此山寨,你又发出这等言语来。是何道理?”吴用便说道:“头领息怒!自是我等来得不是,倒坏了你山寨情分。今日王头领以礼发付我们下山,送与盘缠,又不曾热赶将去。请头领息怒,我等自去罢休。”林冲道:“这是笑里藏刀,言清行浊的人!我其实今日放他不过!”王伦喝道:“你看这畜生!又不醉了,倒把言语来伤触我,却不是反失上下!”林冲大怒道:“量你是个落第穷儒,胸中又没文学,怎做得山寨之主!”吴用便道:“晁兄,只因我等上山相投,反坏了头领面皮。只今办了船只,便当告退。”晁盖等七人便起身,要下亭子,王伦留道:“且请席终了去。”林冲把桌子只一脚,踢在一边,抢起身来,衣襟底下掣出一把明晃晃刀来,搦得火杂杂。吴用便把手将髭须一摸,晁盖、刘唐便上亭子来,虚拦住王伦,叫道:“不要火并!”吴用一手扯住林冲,便道:“头领不可造次!”公孙胜假意劝道:“休为我等坏了大义!”阮小二便去帮住杜迁,阮小五帮住宋万,阮小七帮住朱贵。吓得小喽啰们目瞪口呆。
林冲拿住王伦,骂道:“你是一个村野穷儒,亏了杜迁得到这里。柴大官人这等资助你,周给盘缠,与你相交;举荐我来,尚且许多推却。今日众豪杰特来相聚,又要发付他下山去。这梁山泊便是你的?你这嫉贤妒能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你也无大量之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杜迁、宋万、朱贵本待要向前来劝,被这几个紧紧帮着,那里敢动。王伦那时也要寻路走,却被晁盖、刘唐两个拦住。王伦见势头不好,口里叫道:“我的心腹都在那里?”虽有几个身边知心腹的人,本待要来救,见了林冲这般凶猛头势,谁敢向前。林冲即时拿住王伦,又骂了一顿,去心窝里只一刀,肐察地搠倒在亭上。可怜王伦做了多年寨主,今日死在林冲之手。
12.《水浒传》是白话长篇小说,其间有不少方言俚语。比如这个选段中,“阮小二便去帮住杜迁,阮小五帮住宋万,阮小七帮住朱贵。”三个“帮住”,肯定不是“帮助”的意思,根据语境,你知道这个“帮”是什么意思吗?(2分)
13.王伦、晁盖、宋江是梁山泊三任头领,这三人孰优孰劣?请你结合原著的有关情节,对这三位头领进行一番比较分析与评价。(6分)
14.选段所在回目是“林冲水寨大并火,晁盖梁山小夺泊”,林冲火并王伦,表面看是林冲一人所为,真相其实是晁盖等人的合力“设计”,所以标题里用了一个“夺”字。请你细读选文,找出标题用“夺”字的依据,至少三处(6分)。
名著阅读一直是我们的考查重点。本学期重点读《水浒》,半期要求读到50回。名著阅读考查,忌讳考纯记忆的死东西,要尽量“活”考;忌讳只考一两个选段的阅读理解,要立足选段,左右勾连,考“整本书”的阅读(这里考的是半本书),尤其要努力避免“不读整本书也能做题”的情况。
(四)美文选段阅读(15分)
①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
②这好像是一个怪异的说法。我们自己的精神住所,不住着自己,又住着谁呢?
③可它又确是我们常常犯下的重大失误——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和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我们说出的话,无论声音多么嘹亮,都是别的喉咙嘟囔过的;我们发表的意见,无论多么周全,都是别的手指圈画过的。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得好好的,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在自己独居的房屋里,找不到自己曾经生存的证据。
④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精神小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就悄无声息地坍塌了。它纸糊的墙壁化为灰烬,白雪的顶棚变作泥泞,露水的地面成了沼泽,江米纸的窗棂破裂,露出惨淡而真实的世界。你的精神,孤独地在风雨中飘零。
——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
15.第三间小屋,“应该住着我们自己。”根据第③段的内容,完成填空:我们要有自己的 ,自己的 ,自己的 。(6分)
16.先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得好好的,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然后,能不能找一个例子来证明这句话。这个例子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故事,也可以是你身边的人和事,80字以内。(5分)
17.第④段属于“正话反说”。把这段话“正过来”说,应该是这样:在第三间小屋,如果住着我们自己,那么,这小屋就是 的,我们的精神,就会 。(4分)
考材选自课文,但如何考,值得研究。我们不能把半期考试变成课堂知识学习的重复,命题的原则是,要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有更深度的阅读要求。以上三道题,第一题是课文原句的理解;第二题是补充论据,用读写融合的形式,补充论据,考的是论证能力;第三题,立足原文,“玩味语言”,既是考阅读理解能力,又是考语言理解后的转换。
三、表达与交流(60分)
18.请以《珍惜你的好奇心》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观点明确,议论言之有据。
2.不少于600字。
不多说了,这道作文题,既是从教材中来,同时,写“简单的议论文”也是这本期学习的重要内容,考议论文写作,正当其时。
最后多说两句:1.语文的阶段性考试,要努力追求“教学评一体化”,教什么,学什么,你就应该考什么;2.确定好“考什么”之后,要立足阶段学习实情,好好研究“怎么考”,命题研究应当而且必须是,一种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