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作此篇。
我对苏东坡的了解和多数人一样,都是从课本上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知道他是豪放派词人等等。读书时代,不怎么喜欢语文这门学科,但有幸几位语文老师都是极好的,所以一直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
前段时间,在B站看了戴建业老师的诗词课,十分推崇苏轼;还在另外的视频中也看到了UP主介绍苏轼的生平,于是打算看下关于苏轼的传记。百度了一下,选择了这本褒贬不一,但总体来说好评率还是比较高的《苏东坡传》。
这本书个人就觉得总体来说,算是比较详实地记载了苏东坡的生平。基本是以时间线来描述的,并且该书原本是英文的,可能为了方便老外理解,运用了很多小说叙事的手法,所以读起来通畅轻快,逻辑顺序也是衔接的行云流水。其不足之处,就是很多人所说的,作者林语堂先生态度有失偏颇,很多东西过于主观,作为传记显得不太合格。因为苏轼的一生几经贬谪,都是跟当权政党有关,所以书中关于”王安石变法“和朋党之争描述的较多。我在读这一部分的时候,就觉得作者对王安石的刻画过于刻薄,在书中反复提及贬低,甚至是抹黑、诋毁。林语堂先生自己作为一名文人,可能是有“文人情节”,所以就有“文人相轻”的“鄙俗”。但实际上,抛开政见不谈,王安石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作者在文中几乎是“恨乌及屋”,捎带着对王安石的各种文学成就也是极尽贬低。比如,王安石为新法新学而作的《字说》,虽然到现在仍然和他的新法一样褒贬不一,但不至于一无是处,全是强词夺理,实际上我觉得作者书中的举的反面例子实际上王安石解释的还挺合理。比如““波”者,水之皮也”,我感觉确实是可以这样理解的,波确实在水的表面啊,不就是“皮”么。这只是其中一例。反正,书中几乎是近乎病态的贬低王安石,用精神学的术语来说,可以说是“人格谋杀”。
其实,苏轼和王安石算的上“君子之争”。苏轼从黄州被平调到汝州时,“道过金陵,见王安石”,王安石亲往迎接,“野服乘驴,谒于舟次”,还同游蒋山(钟山)。两人还诗酒唱和、相处甚欢。苏轼文集留有两信,表明他们之间曾有比较深入的交流:“某游门下久矣,然未尝得如此行,朝夕闻所未闻,慰幸之极。已别经宿,怅仰不可言。”赋闲金陵后的王安石曾写过一首诗作表达闲适心情:“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苏轼和韵之作更为出名,他借诗充分释放了与这位政敌兼诗友彻底和解的诚意,“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后来的研究者多将其作为两人和解的证据。一年多后,王安石病逝后苏轼在悼文中写道:“具官王安石,少学孔、孟,晚师瞿、聃。罔罗六艺之遗文,断以己意;糠粃百家之陈迹,作新斯人。属熙宁之有为,冠群贤而首用。信任之笃,古今所无。方需功业之成,遽起山林之兴。浮云何有,脱屣如遗。屡争席于渔樵,不乱群于麋鹿。进退之美,雍容可观……死生用舍之际,孰能违天;赠赙哀荣之文,岂不在我。宠以师臣之位,蔚为儒者之光。”在其中对王安石道德和文章给与了极高的评价。我个人觉得对王安石最客观的评价就是同朝为官,并且同是“政敌”的评价,司马光以宰相的地位发出的最后一道命令是:“王安石为人并不甚坏,其过端在刚愎自用,死后朝廷以优礼葬之。”
当然,我并不是来为王安石“平反”,只是指出该书的不足之处:有失偏颇。但作为一本不是传记的书,该书是十分值得一读的。该书从童年与青年写了及家庭对苏轼的影响,壮年时工作生活的经历、遭遇对其性格的塑造,老练地讲述了如何在被贬之后依旧热爱生活、服务群众、诉诸文学,以及在流放岁月里的心情起落以及旷达的胸怀。如果只是想了解苏东坡,此书确实值得一看。
全书文笔隽永,于平淡无奇中又字字珠玑,塑造了一个大真大善、几乎“羽化而登仙”的东坡,一个中国文学史、思想史、艺术史上流芳百世的东坡。如果林语堂先生心中苏东坡是神一样的人物,那在我心中他是最接地气的那个神,如他自己所说“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院乞儿”。文学如神,办事为人!
但个人觉得不管怎么说,这本书抛开类别来看不失为一本可读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