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暖心提醒,音乐相伴更有感觉~
曹羽钦
我从小到大都很在乎别人的看法,外部的评价似乎是我大部分行为的动力来源:努力读书是为了获得老师的赞扬,硬着头皮竞选“大队长”是为了不辜负同学的期望,养成一些小众爱好是为了引起暗恋男孩的注意,在高考志愿书上填报“临床医学”是为了圆外公的医生梦……
长大以后,我的MBTI人格测试结果显示:我是“ENFP型人格”:extrovert(外倾)强于introvert(内倾),intuitive(直觉)强于sensing(感觉),feeling(情感)强于thinking(思维),perceptive(感知)强于judging(判断)。
拿到测试结果的那一刻,我正处于从一名实习医生到住院医生的过渡阶段,不禁有点自我怀疑——我这样的人真的适合做医生吗?
将较多的注意力投注在外部世界,是否会忽略自己内心的平静与坚定?视触叩听的基本功无一不是五官的真实感觉,我却偏偏是个“直觉动物”。医学是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更需要的是思维而不是情感,光依靠感知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更为重要的是,当我真正开始临床工作以后,我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同理心”有时成了一股反作用力。
值夜班时,一位患者突发气胸,我担心是由于自己拔胸管时操作不到位引起的,彻夜难眠;一位高龄患者因手术并发症去世,我躲在厕所隔间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怀疑是不是不做手术更好;疫情期间收到封控患者的求助短信与电话,好不容易抢到的菜也激不起我下厨的欲望,晚上梦见自己突发高热奔赴急诊……
当我习惯性地把所有外部的失控轨迹与自己进行相关性分析,过度的换位思考让我在临床决策时变得犹豫不决,恻隐之心也常常变成了内疚与愧怍之意。
大约是意识到自己正在往死胡同里钻,对新事物抱有好奇心的我选择了一种特殊的“自救”方式——自学心理咨询。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发现心理咨询与临床诊疗有许多相通之处,意识到“共情是一种非常重要且难能可贵的技能”。
“共情”是指在不丧失自我感知的情况下,将自己沉浸在他人体验之中的能力。我发现,前半句似乎被我忽略了。当我重新拨开记忆的迷雾,突然发现有些故事的结局不应被隐去。
我值夜班时遇到的那位气胸患者,第二天早上查房时特意叫住了我,说:“曹医生,昨天晚上真的谢谢你,这么晚还跑来看我的情况,让我特别安心。”
没有熬过术后并发症的老先生的家属,后来特地发来信息:“曹医生,谢谢你们团队一直以来的关照,我爸爸之前辗转很多医院,都说没救了,但是我们家属和他本人都想再搏一搏。手术前,我们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尽全力尝试了就不后悔。”
疫情期间举步维艰的患者,排除万难后终于住进医院:“曹医生,我差点以为我要死在路边了。幸亏有你的电话,现在住院了,我就安心了,谢谢你。”
这些感谢与反馈是医生这份职业独有的成就感,而字里行间的“唯一性”更是我这个“ENFP”赖以生存的基石。
完成了自洽的我,开始接纳自己:外公没能看到我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夫就因肺癌离世,于是我选择了胸外科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对世界充满好奇的追梦人,坚定地想在祖国大地上从一名“小医生”做起,悬壶济世,笔耕不辍;我依然享受与患者交流时的“外部连接感”,却也学会了在自己遇到困难时,向“外部世界”的亲朋好友、恩师长辈寻求帮助与鼓励……
回到开头的灵魂拷问:我这样的人真的适合做医生吗?或许这个问题值得我用一生的经历慢慢去寻找答案,但其实,走到现在,我每一次面临选择时都离不开“ENFP型人格”的指引。
若不是外倾主导,我不会因向往治病救人的成就感和与他人的连接感而选择从医;
若不是直觉指引,我不会在几乎所有人都劝我“女生别干外科”时毅然选择胸外科;
若不是情感驱使,我不会这么容易体会患者与家属的心理而给予他们帮助和安慰;
若不是感知引导,我也不会花那么多时间记录下这些看似虚无缥缈的思考。
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23级外科基地 曹羽钦
编辑:张昊华 杨真宇
校对:管仲瑶
审核:徐秉楠 王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