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时代,保护未成年人的信息权益已经成为践行“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几年,随着短视频等新型传播媒介的普遍化、大众化,很多医疗机构通过“医媒结合”的方式,开展医疗科普宣传。在此过程中,医疗机构应特别注意保护患者的信息权益,特别是未成年患者的就医隐私权益。
新型传播媒介增加了隐私保护的复杂性。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型传播媒介的覆盖面更广、传播速度更快,使得患者基本情况和病症情况等信息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广泛传播。而且,传播往往是不可逆的,这些信息可能被保存、复制和转发,无法完全删除。虽然新媒体运营平台提供了一些隐私设置、访问控制等服务,但很多用户不了解或极易忽视这些服务,进而导致隐私保护不力。
未成年人的隐私保护存在特殊性。未成年人的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和判断能力,由此很可能导致知情同意的失范。在这种情况下,监护人肩负着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的重要责任。然而,监护人也可能缺乏隐私保护意识,导致未成年人隐私泄露。另外,医疗机构也可能在未经未成年人本人及其监护人知情的情况下,泄露或滥用未成年人的信息。
隐私泄露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和心理健康影响。不法分子可能利用泄露的信息进行诈骗,或者采用“身份盗窃”的方式开展其他违法行为,从而给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带来经济损失。泄露的信息可能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引发舆论炒作甚至是“网暴”,进而给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此外,未成年人病症情况的泄露还可能带来偏见和歧视,甚至对其教育和今后的就业产生负面影响。
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重视未成年人就医活动中的隐私保护至关重要。立法部门、监护人、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新媒体运营平台等应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传播环境,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一,明确未成年人就医活动所涉及的个人信息保护标准。我国已出台一系列涉及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行业规范,逐步形成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具体到医疗领域,建议构建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分层分级使用机制,根据分层分级结果在应用场景中采取不同的安全保护措施,如授权、脱敏、加密等,进而实现精细化管理和保护。
第二,提高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建议学校将网络安全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教导未成年人掌握个人信息保护的知识和技能。建议媒体和社会组织通过宣传报道等方式,引导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养成良好的个人信息保护习惯。
第三,规范医务人员医疗科普行为,提升医务人员隐私保护意识。建议医疗机构开展患者隐私保护培训,让医务人员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在进行医疗科普时,对患者尤其是未成年人的面容、声音、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作模糊处理,对其症状信息作出规范、中立阐述,充分保护患者的就医隐私。
第四,明确新媒体运营平台“守门人”的法律责任。平台应采取视频验证、单独同意等措施,确保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真实知情,同意就医活动相关内容的分享;应明确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有权要求删除相关视频;应设立投诉和申诉渠道,便于用户反映和举报未成年人就医活动信息的滥用和侵权行为;应主动与执法机关合作,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配合调查涉及未成年人就医活动信息的侵权违法犯罪案件。此外,建议平台建立专门监督机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监督和审核,确保其在处理未成年人就医活动信息时遵守了相关法律法规和信息安全标准。
文: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陈文浩 王岳
编辑:宁艳阳 于梦非
校对:杨真宇
审核:徐秉楠 王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