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疫情防控的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当务之急是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各级医疗机构正在优化流程、扩容资源、增加力量,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新冠患者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12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医疗卫生服务和药品生产供应有关情况。
已开发热门诊1.4万余个
近期,全国发热门诊、普通门急诊诊疗量呈现上升趋势。针对舆论反映部分地方存在医疗资源紧张、群众就医困难等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将进一步扩大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的供给,要求所有的二级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据统计,截至12月14日12时,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开设的发热门诊超过1.4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超过3.3万个。
目前,绝大多数患者到发热门诊主要是为了开具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药品,很多地方也开设了发热门诊的简易门诊,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
“据有些地方统计,发热门诊平均就诊时间从最开始的超过4小时已经缩短到40分钟以内。”焦雅辉说,各地在增加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二级以上医院重症资源以及可转换ICU也在扩容和改造,以上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全国31个省(区、市)都制定了相应方案,并且安排了资金,这些工作也在推进和落实的过程当中。”
焦雅辉说,各地要完善新冠肺炎分级诊疗模式,维护有序就医秩序。以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为依托,加强分级分类收治,畅通转诊机制。对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的健康监测,根据健康风险等级,在健康档案中以红、黄、绿标识,加强健康管理。对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采取居家隔离。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合理转诊,有效分流患者。
此外,可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减少患者往返医院频次。为符合条件的居家患者在线开具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处方,并鼓励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将药品配送到患者家中。鼓励医疗机构提供网上咨询、用药指导、预约诊疗等服务。
中成药选择是广泛的
有公众反映,近日一些退热止咳的药已经卖断货了,包括一些中成药,那么,治疗新冠是不是就那几种药有效?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回应称,新冠病毒经过3年的变异,从中医学的原理来看,毒害之性在减弱,疫毒也就是传染性在增强;同原始株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风热之性表现得尤为突出,核心的病理变化与感冒、流感等是一致的,在中医学“异病同治”的理论指导下,其选择的药物就很多了。
从目前来看,所有治疗感冒、流感尤其是风热证、外寒内热(寒包火)类型的中成药物,治疗奥密克戎变异株都具有很好的疗效,可缩短疾病的发热期。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上百种,药物选择是广泛的。
重点医疗物资产能充足
抗原检测试剂、疫苗、口罩等重点医疗物资能否满足需求是目前百姓关心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表示,国家药监局已经批准42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已将所有抗原检测试剂生产企业纳入白名单,给予重点保障,每日调度生产供应情况。据初步统计,我国重点企业抗原检测试剂最大日产能在1亿人份以上。
周健表示,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新冠病毒疫苗生产线。新冠病毒疫苗年产能超过70亿剂、产量超过55亿剂,完全能够满足当前疫情防控形势需要。我国防护用品产业发展基础坚实,在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口罩等防护用品产能迅速扩大,能够满足疫情防控需求。针对N95口罩需求上升,近期重点对N95口罩加强了生产调度,保障防控需求。
“总体上看,抗原检测试剂、口罩、疫苗等重点医疗物资产能充足,随着产能不断地释放,产量会迅速提升,能够满足群众需要。”周健说。
文:健康报记者 张磊 谢文博 实习记者 吴风港
编辑:管仲瑶
校对:杨真宇
审核:徐秉楠 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