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台湾乡土文学论争
2022-12-16 01:21  浏览:2734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台湾乡土文学论争


刘登翰、庄明萱、黄重添、林承璜主编的《台湾文学史》(上、下卷)于1993年1月出齐后,2007年9月作为学术名著,收入《中国文库》由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

暑期里重读《台湾文学史》,读的是“中国文库”本。该书第365至379页就1970年代台湾的乡土文学论争有客观的描述和精当的论述。我读后发生的印象是,随着“对乡土文学的批评进入白热化阶段”,论争双方似乎变成控、辩双方:“远在香港的余光中在8月20日的《联合报》副刊发表《狼来了》,指诬台湾乡土文学是‘暗合’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提倡的‘工农兵文艺’,为‘北京未闻有三民主义文学,台北街头却可见工农兵文艺’而高喊狼来了”,“这样一些措辞激烈的批评”引起了王拓等“台湾乡土文学论者”的“反批评”。我也认为,“在70年代提起的台湾文学论”,“并没有如80年代的台湾文学论者把台湾文学提在与中国文学针对的立场”。“反共”的立场和“与中国文学针对的立场”都不应该是台湾乡土文学论争的立场。如今,著名小说家王拓和著名诗人余光中已先后逝世,他们略带土味的小说和小有洋气的诗歌至今还受到海峡两岸读者的喜爱,他们当年参加的乡土文学论争则是“影响深广的论争”。

附带言之,文学论争对于文学理论建设和文学创作是“影响深广”的。所以,赵家璧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版)专设了文学论争集(其他各集是建设理论集、小说一集、小说二集、小说三集、散文一集、散文二集、诗集、戏剧集和史料•索引集), 颇具编辑家、出版家的眼力。

(2018年7月12日记于北京)


作者简介



汪毅夫先生,1950年3月出生,台湾台南人,历任上山下乡人员、邮递员、学员、教员、研究员、公务员和退休人员。学术著作有《闽台区域社会研究》等18部,300余万字。


主播介绍


肖璞韬,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弟子,“京彩台湾”新媒体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曾参与改编单田芳红色经典评书系列《贺龙传奇》《少林将军许世友》《九一九演义》,并参与《单田芳自选集》十部系列评书的文字整理,文史功底深厚。

栏目介绍



汪毅夫先生著作《话说两岸》,收录了其陆续发表在中评社、中评网上的250篇文章,用简短的篇幅、简洁的语言讲浅近的道理,描述和论述海峡两岸的联结点: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和政治的。

《话说两岸》所有文章都短小精悍、一气呵成,就像一个个历史的小片段,形成了对两岸关系大历史的强有力佐证与补充。

京彩台湾推出《话说两岸》有声版,将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同本职工作有机结合,为广大读者提供“生动鲜活”的新媒体“选修”内容,促进学党史、知党史、用党史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感谢

汪毅夫先生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中广天下(北京)文化发展中心

对本专栏的大力支持

-THE END-

京彩台湾

微信号: bjs tb2017


发布人:5c15****    IP:125.64.5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