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5
“时间银行”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简单来说,就是现在你以志愿者的身份,为老人们提供一定的服务。等你老了的时候,可以把这个“服务时间”取出来,让别人来帮你送餐、打扫卫生、陪你聊天、看病等。
记者从南京市民政局了解到,从10月15日起,“时间银行”将正式在南京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
家住南京栖霞区的耿奶奶已经88岁了。腿脚不便,平时很少出门。子女离得远,多数时候她都是一个人在家看电视打发时间。通过时间银行,需要有人陪伴、帮忙的时候,她就能在手机“一键下单”。
上午10点多,附近的志愿者王红燕接到了耿奶奶“精神慰藉”的服务订单。于是她立即出发,往耿奶奶家中走去。
一进门,耿奶奶就迫不及待地向她展示自己家中新添置的洗澡时用的椅子和换鞋的椅子。“昨天他们送了个椅子过来,你看,洗澡的时候舒服,不然我站不住。这个椅子是可以摆鞋子、换鞋、蛮好的。”耿奶奶说。
志愿者王红燕告诉记者,像这样的上门服务,每周她大概有2到3次,每次根据任务不同,半小时到3小时不等。“一般我们会有一些精神慰藉,其他还有为老人送餐、 代买药品菜品、打扫卫生等。”
截至10月上旬,在南京,像王红燕这样的通过审核的“时间银行”志愿者,超过18000人,完成有效订单近3万单。志愿者不仅可以存储时间换取将来的服务,还能获得一定的技能提升。
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负责人 、南京养老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史秀莲表示:“涉及到老人照护,一定是专业的,甚至有的涉及医疗。这一块工作由社会上的爱心高校加入,为我们志愿者提供培训。例如说我们和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的家庭照护、 营养类的,还有老年摄影类的一些课程。”
记者了解到,去年12月起,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在南京共247个社区开始首批试点,近一年的时间里,民政部门逐步解决时间银行“无据可依”“体系分散”“管理不易”等问题。发布《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系列标准》;设立时间银行管理中心,实现全市服务时间通存通兑;与公安、发改等多部门联动,在“我的南京”软件上设立专门功能模块等。
接下来,在全面推广的过程中,民政部门将进一步扩大志愿者群体,完善服务监测体系。
南京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周新华表示:“引导专业人员为老年人提供一些更加行之有效的专业化服务,加强时间银行的考核,完善考核体系 ,确保时间银行的运作精准高效。”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吴伊端 编辑/高若婷)
来源:荔枝网
编辑: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