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链接
刘润:其实,你不用读那么多书
二、思维导图
三、阅读思考
1我的收获
读完刘润老师的这篇公众号热文,刷新了我对阅读本身的认知,也让我记住他的一个观点:
真正的读书,是为了带走作者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
虽然读书可以破万“卷”,但刘润老师说,其实真的不用读那么多书!
他在文章中列出了读书的六大误区,给我们提供了一份“避坑指南”,因为:
知识真的不是遥不可及,而是垂手可得!
我简单总结一下——
①读书要祛魅,写书的不一定厉害,多包容少评判!
②在书中找不到答案,读书不是带走答案,而是把作者的认知变成自己的认知,学会举一反三、解决问题!
③懂得很多道理,也过不好这一生!因为行动起来,才是真正知道的时刻!
④没有属于自己的“认知树”,新知识无处安放!结果读书给知识“打补丁”,越学越困惑!
⑤大块时间不学习,处理最重要的事!利用碎片化时间“须鲸式”吸收,大量听书是种好的选择!
⑥不要从第一章开始读书,而要从目录和自序开始读——因为写书难点在目录,它是作者知识体系的结构化体现!
我看完这六条,觉得自己都踩中过,也引发了我的思考:
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听过太多答案,但我很少想过自己的答案!
2我的理解
关于阅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功利性阅读和非功利性阅读!
这两种方式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选择不同!
我想起在《知行力》书上看过的一个故事:
民国时期,陆军少将徐复观想拜国学大师熊十力为师。
他向熊十力请教读点什么书,熊十力向他推荐了王夫之的《读通鉴论》。
过了一段时间后,徐复观再见熊十力时,谈了许多对王夫之的负面评价。
熊十力没听完就开始破口大骂:
"你这个人,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
你为什么不先看出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获得什么益处?
读书是要先看出好处,再批评坏处,这就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
譬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太没有出息!"
多年后,徐复观回忆:"这于我而言是起死回生的一骂。"
这个故事留给我的启发是:
读书不是和作者辩论,而是要放下执念,与作者聊天!
就像周岭老师在《认知觉醒》说的那样:
“每本书在我眼里都是一个人,而我的书架就是智者朋友圈。”
每读一本书,实际上就是在进行一次名人访谈,就是在和顶级的专家交流谈话。
当我赋予读书这样的目的后,阅读对我而言变成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儿!
我也像徐复观一样,从每本书中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文字可以带着我跨越时空,和不同的专家学者处于同一个“朋友圈”,还有比这样的“聊天”儿更舒服的事儿吗?
这样的阅读好比“悦”读,重视的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对话交流”,收获的是一本书的精华内容。
成甲老师在《好好思考》书里讲过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在大学念书的学习方法:
"有一次,杰克·赫舒拉发在课后来问我:'你旁听了我六个学期,难道我所讲的经济学,你还未学全吗?
'我回答说:'你的经济学知识我早从你的著作中学会了,我听你的课与经济学无关﹣﹣我要学的是你思考的方法。'"
他说:“对于学习而言,最重要的永远不是具体的方法和结论,而是思考问题的过程,掌握别人的思维模型。”
这个答案用《好好思考》书上的一句话概括:
“最有效的策略往往不是来自答案,而是来自于思考答案的方式。”
换句话说,读书的关键永远不在于“读”,而在于“想”,在于你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碰撞。
比如阅读结束后,自己主动思考:
“我刚才看了些什么?”
“这个点为什么触动我?”
“它能解决我遇到的问题吗?”
“以前是否学过这个知识?”
尤其是多想一想:
“这个知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有哪些现象可以用这个知识解释?”
……
3我的想法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读书才能像张五常先生那样学会思考呢?
以下是我个人的想法,与你分享:
①不读书法《好好思考》
意思是在读书时一旦看到有启发的内容,就停下来对自己提问:
为什么刚才这个点让我有启发?它在解决什么问题?
我能够把这个启发点用在3个不同的事情上吗?
这个启发点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知识?
……
成甲老师说:“用20%的时间阅读,80%的时间来思考”,掌握知识最应该花时间的地方是“思考”和“练习”。
②“须鲸式学习”刘润老师
这个方法其实就是利用碎片化时间海量听书或者听课,它有个前提条件:
你得对自己每天的碎片时间有所了解,彭小六老师在《洋葱阅读法》书上提到过一个方法:
除去每天固定时间和大块时间,剩下来的都是碎片时间!
《洋葱阅读法》
这些时间如果能用于听书,那么吸收量是惊人的!
这种学习方式可参阅刘润老师的另外一篇公众号文章:
刘润:如何高效学习?
③以教促学《好好学习》
“用是最好的读”,如果我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读过的书讲给别人听,让别人一听就懂,用分享的方式加深自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还能从别人的反馈中打通知识阻塞,从互动中获得新知和启发。
在这个过程中,“把分享当作一次全面提升,拓展自己相关领域知识的机会,能够极大地提升自己的学习深度。”
不知不觉中,作者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就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