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在全国模范法官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4位报告团成员深情讲述了鲍卫忠同志的感人事迹。24年来,鲍卫忠同志坚守边疆民族地区司法一线,足迹踏遍佤山村村寨寨,用心用情为民办事解忧,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的铮铮誓言。鲍卫忠同志的事迹可学可做,精神可追可及。聆听鲍卫忠同志的事迹报告后,广大干警深受感动、深受教育、深受鞭策和激励,表示要学习鲍卫忠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把对党忠诚落到实处,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砥砺奋进的强大动力。为持续掀起学习鲍卫忠先进事迹的热潮,《人民法院报》开设“向鲍卫忠同志学习”专栏,刊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国法院干警以及社会各界对鲍卫忠先进事迹的反响,敬请关注。
近日,全国模范法官鲍卫忠先进事迹报告会感动了无数人,他的先进事迹传遍大江南北,在法官群体中引起广泛的热议和共鸣。虽然鲍卫忠同志与我们相隔千山万水,但其实离我们很近,他的事迹真实反映了当代法官工作的繁琐复杂和威严公正。他清廉公正心底无私、温润如玉心怀大爱,把审判执行工作融入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的大局中,用扎实高效共情的执行成果实现了生命价值的绽放。他以赤子之心展现出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其纯真至善的笑容温暖了我们、感染了我们。向鲍卫忠同志学习——
一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人民是党的执政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人民是我们做好司法工作的力量源泉,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法官工作的唯一出发点和落脚点。案件无大小、快慢、亲疏之分,对当事人而言都是大事,都需及时处理和公平对待,执行工作尤其如此。在鲍卫忠同志看来,法院执行不是审判之后的照方抓药,而是对纠纷案件的终极处理,是对社会矛盾的最深层治理,他用生命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
二是要坚持能动司法。司法工作要以合法为前提,坚持人文关怀、积极作为,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和关切,努力实现案结事了和三个效果的统一。鲍卫忠同志把能动司法运用到极致,他既让当事人认识到依法办案的底线刚性坚守,又把春风化雨般的司法温情传递给对方。他把诉源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坚持实质性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他是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积极践行者,他跋山涉水、星夜赶路,把执行问题解决前移于工厂、田间地头和乡村山寨,琐碎、漫长和辛劳成为他的日常。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能动司法是人民法院在这场深刻革命中的具体实践,人民法官就是这场深刻革命的实践者。
三是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法治建设只有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才能动力充足和不断深入,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有效开展司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从而就地化解矛盾,这是“枫桥经验”的工作要义。我们是人民法官,法官的人民性决定我们工作宗旨是司法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司法为民,改进司法工作作风,通过热情服务,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打官司难问题。因此,鲍卫忠同志的可贵之处在于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把解决群众的困难作为工作第一要务,以脚踏实地、赤诚相待走进群众心里,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司法工作的最高标准。正如他的同事所评价的:“每办一个案件,他都会多一个兄弟和朋友。”显然,鲍卫忠同志已把“执法如山、温暖如炬”的行事作风贯穿于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的具体的工作中。
鲍卫忠同志虽不幸离世,但他把人民至上、司法为民的理念传递到了祖国的大地,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行动的榜样、力量的源泉。其实,他未曾离开,他的精神将继续照亮星夜赶路人,为实现法治现代化而努力奋进。作为同路人,将其未了的事业继续努力做好,这是对他最好的致敬和怀念。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潘庸鲁(作者单位: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 编辑:平钰骁 屠少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