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洛阳与中秋文化传承
2020-10-12 09:37  浏览:8361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张路曦

  2020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相逢同一天,盛世欣逢团圆。在这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生活逐渐步入正轨的日子里,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在洛阳举办,以隋唐洛阳城应天门为背景,通过CCTV-1、CCTV-3、CCTV-4并机播出,全球华人聚焦洛阳,共飨“神都月”,同叙“中华情”。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更是一个文化符号,承载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增强文化认同的重要文化精神。“祭月”历史久远,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民间流传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就与古代秋祀、拜月之俗密切相关。“中秋”一词最早见于两汉之间成书的《周礼》,其中就有“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记载。唐朝是中秋节的起源时期,形成了形式多元、内涵丰富的中秋文化。盛唐时期赏月活动十分流行,导致许多唐朝诗人写了“与诸公望月”“与某某赏月”的诗歌。检索全唐诗,其中八月十五赏月诗共111首,出自65个诗人之手。其中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祜《中秋月》“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居易《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等更是千古名句、脍炙人口。不过中秋节在唐朝还只是宫廷与文人的风雅之举,并不是一个大节,与新年、元宵、寒食、端午等更无法相比。宋代是中秋节的定型时期,一是宋太宗时把中秋与新年、端午列为三大节日,并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二是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南宋末年吴自牧《梦粱录》中出现“月饼”一词。三是宋朝时的中秋节有赏月、赏桂、观潮、赏灯、吃月饼、猜灯谜、饮酒赋诗等习俗,老百姓精心准备、积极参与,成为世俗狂欢的隆重节日。苏轼的咏月名篇《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似乎已经成为中秋的代名词。明清时期月饼真正成为中秋节正式的应节食品,并在民间逐渐流传,而亲人团圆已经成为中秋节的明确主题。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就说:“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从此,中秋节成为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成为家庭亲情的典型文化符号。

  中秋晚会缘何选择洛阳,洛阳的魅力何在?第一,历史厚重彰显优势。临黄河而知中国,临河洛而知华夏。洛阳地处中华腹地、黄河之滨,是一座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建城史、15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素有“十三朝古都”之称。北宋之前,长安与洛阳二城上演的“双城记”可以说是半部中国古代史。洛阳拥有龙门石窟、汉魏洛阳故城遗址、汉函谷关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等多项世界文化遗产和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五大都城遗址,人称“五都贯洛”。洛阳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明发源地,也是“丝绸之路”始发之地。第二,人文荟萃富有文化底蕴。洛阳山川秀美,历代人才辈出,政治家有周公姬旦、桑弘羊、长孙无忌等,军事家有杜预、贺若弼、韩擒虎等,科学家有蔡伦、张衡、马钧等,文学家有贾谊、左思、蔡文姬等。班固的《汉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把最优秀的历史作品留给了后人。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字书,也是世界上较早出现的辞书。玄奘孤身印度取经,成为中外交通和中外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程颢和程颐兄弟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洛阳文化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史的缩影。第三,中秋文化传承丰富多彩。洛阳的中秋节,民俗民风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月神崇拜”,赏月、拜月、祭月。二是“春祈秋报”,吃月饼、送糕、饮桂花酒。糕是“高”的谐音,取高看、高升、高中等吉祥之意。三是阖家团圆,玩花灯、猜谜、敬老。如今洛阳人依然延续着中秋敬老的优良传统,有“儿女敬父母”“未过门的女婿敬岳父母”“邻里之间,小辈敬长辈”等风俗。阖家团圆,家长往往先让老人和孩子吃祭过月神的祭品,这称之为“愿月”或“圆月”,寓意接受了月神的赐福。如今的洛阳古城传承了大量的历史记忆和中秋民俗风情,已经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坐标。

  央视中秋晚会落户洛阳,不仅是宣传洛阳中秋文化传承的契机,也是维系亲情关系的纽带,更是弘扬家国情怀的载体。季羡林先生曾说:“传统文化代表文化的民族性,现代化代表文化的时代性”。我们既要重视中秋节本身的习俗仪式和重要意义,弘扬中秋文化,还要不断为传统节日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文化软实力,让世界更好地领略中华文明的多姿多彩。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10.12)


发布人:4fe1****    IP:125.64.62.***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