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机商赚快钱,互联网、房地产、金融行业喜欢赚快钱;低俗自媒体炒作赚快钱观念,社会以财富多少论英雄,整个社会弥漫利用低俗赚快钱不良导向,是劣币驱逐良币的价值观翻版!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在南昌举办的主题为:“中国经济:初心与再出发”的“2018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上,做了题目为《在动荡的时代做不动荡的自己》演讲中,明确提出反对赚快钱的二年后,整个社会在赚快钱方面,似乎并没有什么改变;而且在发生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之后,越来越快的赚快钱。
在一个虚拟化、泡沫化、急功近利的经济社会时代,遍地都是精明的投机商,少见像华为任正非那样有担当的企业家!看来是缺少一个遏制赚快钱、逆转低俗,减少劣币驱逐良币的法律条款、立法机制,来正本清源。超投必投机制,能够胜任赚快钱的正本清源。
超投必投机制,一种引富扶贫的共同富裕机制,虽然没法改变赚快钱低俗,但是这套机制可以通过立法,改变低俗的退出!为互联网大平台、垄断企业赚快钱立法,是为干实业良币立法撑腰,为赚快钱劣币带上紧箍咒!
俞敏洪与赚快钱一、快钱好赚,科技强国难立
在《在动荡的时代做不动荡的自己》演讲中,俞敏洪言辞激烈地对中国企业提出了批评。他说:中国有些企业家是机会主义者,干的是能捞一把就捞一把的事儿。他认为,中国的科技应用水平不低,但多数利用的是中国人的低级趣味,包括阿里巴巴、拼多多、腾讯。
俞敏洪称,“不管是拼多多还是阿里巴巴,包括腾讯,都是利用了中国人民喜欢买卖东西、喜欢互相八卦的这样的低级趣味。”
俞敏洪的演讲引发了极大共鸣,大家非常认同他的观点,有网友评论称:所谓的BAT,及网易、京东、拼多多、美团等等,都是想挣快钱,对中国的实力并不能带来本质上的提升,那么多软件公司,宁可花成万上亿的钱去开发游戏,也没一家愿意去开发工业用软件,如CAD,CAM等设计、制造用软件。
即使百度花那么大精力去搞AI,无人驾驶,让我国在该领域领先全球,为什么这些互联网巨头不愿意去开发工业领域一些基础性的软件呢?难道仅仅是无人驾驶的行业前景问题,而不是中国没有超投必投的投资机制问题?
看看我们的企业,靠污辱国民智商而发财的“拼多多”,充斥各种低级趣味视频的“快手”,全民玩游戏,蝗虫一样的“饿了吗”、“美团”外卖大军真的让人汗颜!马云还在顶级电视台《相对论》鼓励大学生放下身段做快递、外卖骑手,这哪是一个追求世界一流科技强国企业家应有的表现?
当中国的投机资本在以赚快钱为目的,大把地砸向共享垃圾单车、蝗虫外卖和拼多多这种高仿产品专赚傻子钱的企业而不注重对基础科技的研发投入时,华为企业每年利润的一部分投入科研开发,已经持续30年,相对比较而言,中兴一年在科技研发中的投入才只有十亿人民币不到,跟华为的几百亿投入相比,中兴号称自己是个高科技集团,真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近年来,为了赚快钱,许多央企强势挺进房地产、金融界,搅得风生水起,但华为不为所动,从不介入,一心一意埋头搞科研,促进实体发展。任总是华为创始人,在企业只占百分之几的股份,其他百分之90多均为企业员工所共有。任总具有高尚人品与高瞻远瞩目光,不愧是中国企业家的典范。
中国只有多几个像任总这样的实干家,少一些赚快钱的投机商、互联网大平台、垄断企业,中国的的科技强国才能尽早建立!
马太效应二、赚快钱产生贫富差距的危害
房地产开发赚快钱、互联网平台赚快钱、金融行业赚快钱等,都会形成财富的马太效应,产生并加剧社会的贫富差距。
马太效应产生贫富差距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圣经》、《道德经》77章都有提及,《圣经》、《道德经》都指出了马太效应的形成机制,不同的是《道德经》指出了修正方式,即天道的张弓效应。
张弓效应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机制上的引富扶贫),
马太效应是“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越富越发财的机制)。
更多详情请参阅张弓智库专栏文章:
市场经济马太效应机制,是贫富差距的根源!
土豪从王保长手里夺过那一千银子,交给有一万银子的张盖茨去继续管理的社会经济行为机制,就叫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机制,是能力认证机制、信用认证机制,并且是钱生钱的财富增值机制!
只有这样的机制,土豪的财富、公司的财富、社会的财富,才会在像土豪、张盖茨、李巴菲这样有才能人士的手里,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马太效应更残酷更进一步的剥夺现象是,王保长、普罗大众等工人挣了工资,有了点钱,转眼就会被土豪通过高房价、高房租、游戏、食品、饮料等方式夺走,充分体现应马太效应是“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是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得,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对于全球贫富差距,《新世纪资本论》致敬马克思《资本论》、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根据对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经》与西方《圣经》的研究,提出与前辈先贤之外的第三种根源理解与解决方案:不是革命,不是财富分配调节的资本累进税,而是在《新世纪资本论》提出张弓效应及其超投必投的理论、政策!
超投必投是指超级资本利用社会资本进行投资,必须少部分资本用于投资天之道大众公益创投基金,即在创造财富进行投资前,要求超级资本在进行借贷、发债、股市退出等金融、人才、土地等投资前,必须强制性进行投资天之道大众公益创投基金的政策机制。
《新世纪资本论》主张超级资本进行超级投资,必投天之道公益创投基金的理论基础,在于对马太效应与张弓效应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
马太效应与张弓效应相互作用机制,一方面体现在马太效应机制,就是张盖茨们已经很有钱了,但市场按照他们过往管理资本的经营业绩,把从普罗大众募集而来的银行存款、养老基金等,让他们继续经营,使得这些优秀经营垄断者赢家通吃;另一方面体现在张弓效应机制,是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等限制垄断的政策机制,要求超级投资舍一得百,强制性成为天之道大众公益创投基金的来源,让普罗大众、创新创业者有机会创新创业、发财致富,厚积薄发!
这种马太效应与张弓效应相互发生作用的经济运行联合机制,是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双剑合璧的中国方案!这一完善的机制让双方各取所长:马太效应机制遴选的精英能够带领社会经济迅速积累财富,普罗大众能够有机会享受到社会发展与财富增长带来的红利,同时通过张弓效应机制的遴选,让创新创业大众也有赢家通吃的机会,有进入精英阶层的通道!
三、超投必投机制的法律基础
泡沫经济时代,需要一个约束资本无限扩张的万有引力!自2008年影响至今尚未完全消除的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尤其是最近二三年波音737MAX系列客机危机事件表明,资本世界的万有引力需要构建的紧迫性主要体现在,垄断大资本利用资本运作、虚拟经济等马太效应机制的作用钱生钱,“人有多大胆,钱有多大产”,垄断资本有利润最大化、无限扩张的动机和打造自己“大到不能倒”的地位的可能。显然,垄断大资本的这种趋势,有脱离国家权利及其资本对其掌控的危险;而其直接后果则是,经济泡沫、金融危机不断并造成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民粹主义风行,是时候对垄断大资本无限扩张进行约束、掌控了;而资本世界万有引力定律之超投必投机制,是一种对市场经济,不管是东方的国家主导发展经济的模式,还是西方自由主义市场主导发展经济的模式,都可以进行试错、试对的机制,同时减少大型金融危机机会,减少贫富差距,累积社会公平。
如下美国政策及其机制,是国家权利及其资本,对垄断大资本、创业小资本的掌控力的一种具体体现。
20世纪中叶,为保持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及兼顾营商环境公平,同时为应对前苏联和日本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挑战,美国先后通过了史蒂文森-魏德勒法案、拜杜法案、国家技术转让法和综合贸易与竞争力法案;开拓了一批项目以促进创新,包括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 Program,简称SBIR),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Small Business Investment Company,简称SBIC),以及合作研究与开发协议(Coopera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greement,简称CRADA)等;实施了政府强制采购研发税收抵免,并降低资本收益和企业税率;设立了鲍德里奇质量奖和国家技术奖章等等。
美国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规定:研究和开发的年度经费超过10亿美元的联邦政府部门(包括国防部),每年必须拿出不少于0.2%的研究和开发经费支持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目前这一比例提升到不少于3.2%。
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Small Business TechnologyTransfer,简称STTR)则规定:研究和开发的年度经费超过10亿美元的联邦政府部门(包括国防部),每年再拿出不少于0.15%的研究和开发经费资助产学研合作,尤其是技术转化。目前国防部已将这一比例提升到不少于0.45%。
而且这两个计划都规定:政府支持研发的对象,其公司法人必须是美国国籍,公司必须设在美国本土,员工中至少51%是美国公民。所以它对于企业本土化的要求是很高的。
美国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和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其实就是二个典型资本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大企业、大资本容易拿到美国政府订单和开发费用,但不能偏废,不能无限制给大企业订单、开发,需要适当照顾中小企业;而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中,每年必须拿出不少于0.2%的研究和开发经费支持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到提升到不少于3.2%;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中,每年再拿出不少于0.15%的研究和开发经费资助产学研合作,尤其是技术转化到提升到不少于0.45%;这二组数据,与超投必投机制的1%一样,则是二个不同万有引力定律中不同的引力常数。
仅仅是政府采购对垄断资本进行万有引力限制还不足够;需要通过以《反垄断法》为基础的政策立法,利用资本世界万有引力定律的超投必投、超收必投机制,一方面通过这种张弓效应机制限制赢家通吃,利用超投必投建立发财致富机会的公平机制;另一方面通过超投必投防止垄断资本“大到不能倒”。
《新世纪资本论》超投必投机制,就是如果土豪有100元的投资机会,市场会让土豪把99元的正常商业投资机会给张盖茨们,政府会让土豪把1元的公益创投投资机会给创业大众;前者就是超投,是市场的马太效应机制,是“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后者就是必投,是政府的张弓效应机制,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土豪一般是指政府资金、银行资金、公众资金等,张盖茨们一般是指世界五百强、全国五百强、地区五百强、独角兽等超级公司;超投一般是指这些张盖茨们除了使用自有资本、资源进行投资之外,通过向政府资金、银行资金、公众资金等机构、个人,借贷、发债、上市的股市股权退出、项目转让的股权退出等金融方式,利用社会资源的超级投资行为,简称超投;必投是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管理土豪的上述超投行为,强制性收取1%的天使创投虚拟股本基金的投资方式,简称必投。
更多详情请参阅张弓智库专栏文章:
从颜宁现象看院士马太效应对科技进步的危害
超投必投机制,市场高效与社会公平初探
四、赚快钱的退出之道
赚快钱高手的运作,不管是贾忽悠吹的牛逼,还是和黄地产成都囤的地,都必须通过公司或项目的股权退出,快钱才能横财就手!
和黄地产成都项目跑路赚快钱退出,其利用公众资金的马太效应机制,玩囤地、捂盘、慢周转,多地房地产项目暴利跑路受到金融封杀;
和黄地产作为世界五百强香港长江实业旗下地产,作为香港、内地以及全球地产商龙头,马太效应垄断地位优势明显,从十几二十多年前,能够在全国各地拿到城市中心区域地块,并获得当地银行的贷款资金、公众资源的支持,可以看出其马太效应作用。
囤地、捂盘、慢周转的房地产开发,是香港房地产商惯用模式,他们习惯于通过长周期的慢开发赚快钱,来享受土地增值带来的巨大红利。
这种模式能够带来快钱暴利,同时也带来极差的口碑,和黄地产在成都的遭遇说明一切。
成都标杆项目南城都汇,和黄地产2004年花了21.35亿元拿的地,通过当地极低的资金成本—银行贷款滚动开发到现在16年了,也只是推出了6期,早已赚的盆满钵满,甚至还有6000多套房没有开卖;然而7月23日,长实集团将该项目打包出售给禹州集团等,交易总额为10.1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1亿元。长实和黄预计,出售事项可录得38.11亿港元的收益,这笔收入相当于其去年核心利润约13%。
该交易形成和黄成都囤地、捂盘、跑路的舆论飓风,也难怪成都政府发飙,在9月23日,据传成都市高新区财政金融局发文,要求辖内各金融机构不得向和黄成都公司及其项目公司提供新增融资、贷款,同时还禁止其对和黄成都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提供帮助。
对于发文原因,文件称“为贯彻中央、省、市房地产调控政策,坚决打击房企捂地、捂盘行为,切实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秩序”。文件认为,和黄成都公司存在捂地、捂盘行为,严重影响区域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不过话说回来,长实和黄也确实精通慢周转赚快钱退出之道。要知道,长实和黄不仅是在成都低买高卖,甚至早就在重庆以同样的方法操作过,在短短十年时间内就净赚了200多亿元。
这么多年来,光是靠慢周转模式不断赚快钱卖地跑路,长实和黄就已经套现了2500亿元。而最恐怖的是长实和黄的地还没卖完,旗下的长实集团甚至还留有9200万平方尺的土地。将这些十多年前低价拿到的土地,一直不开发或者慢慢开发来坐等升值,最后再高价卖出,而这就是长实和黄的慢周转经营之道,同时也是令人不齿之处。
五、赚快钱退出的超投必投,服务当地创投与就业
超投必投机制的精义,是马太效应的高效与张弓效应的公平相互作用,构造全社会共同富裕的引富扶贫机制,以资本家创造财富的才能及其高效,引导普罗大众进行公益创投,给普罗大众机会锻炼创造财富的才能并获得财富,从而达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以和黄地产成都项目南城都汇为例,和黄地产利用成都当地二种公众资源来开发,其一为银行贷款公众资源,其二为以时间跨度为标志的市政成熟配套公众资源。按照超投必投原理,和黄地产出清南城都汇项目所有股权后,因为超额使用当地公众资源,应该设立二笔和黄地产天之道公益创投基金回馈当地普罗大众。
第一笔是除了使用自有资金外,6年内出清项目按照当地贷款金额1%,设立和黄天之道公益创投基金,按照每个公益创投项目100万计算,其中公益创投项目创始人以项目创意、知识产权占股40%,当地政府普通孵化园区、税收优惠、适当资金等支持占股30%,和黄天之道公益创投基金出资30万占股30%,仅有冠名权利、分红权利、强制免费导师指导权利。
若以南城都汇项目总投资30亿,和黄自有资金5亿,贷款25亿,则6年内出清该项目,按照占用当地公众资源贷款金额1%,和黄地产应该设立第一笔和黄天之道公益创投基金25亿的1%,总额为2500万,每个公益创投项目配套资金30万,每个项目可以带动6个成都市民就业,则第一笔和黄天之道公益创投基金,可以为成都市带来100万的公益创投项目80个左右,带动500个左右成都市民就业。
若以南城都汇项目总投资30亿,和黄自有资金5亿,贷款25亿,则16年内出清该项目作价71亿,和黄地产获益38亿,按照配套免费期6年,因为占用当地市政成熟配套公众资源及业主资源10年,因为恶劣的囤积居奇,参照个人所得税的累进制,第七年需要强制征收和黄地产获益38亿金额1%,第九年需要强制征收和黄地产获益38亿金额3%,第十二年需要强制征收和黄地产获益38亿金额6%,第十五年需要强制征收和黄地产获益38亿金额9%,第十六年需要强制征收和黄地产获益38亿金额10%,和黄地产应该设立第二笔和黄天之道公益创投基金38亿的10%,总额为38000万,每个公益创投项目配套资金30万,每个项目可以带动6个成都市民就业,则第二笔和黄天之道公益创投基金,可以为成都市带来100万的公益创投项目1260个左右,带动7560个左右成都市民就业。
对于根据超投必投机制强制征收的二笔创投基金,第一笔、第二笔和黄天之道公益创投基金分别为2500万、38000万,和黄没有所有权、主导权等权益,只有冠名权、分红权、强制免费导师指导权利,三项主要权利,主要是避免一些富豪所谓公益基金,利用自己的所有权、主导权,挂羊头卖狗肉,左手到右手;让天之道公益创投基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如果天之道公益创投基金项目足够多,足以解决成都乃至全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
受到和黄地产慢周转跑路暴利影响的成都当地市民及其律师,可以以此为依据,追讨和黄地产天之道公益创投基金的权利。
更多详情请参阅张弓智库专栏文章:
暴利与困局,房地产开发模式的马太效应比较分析(一)
帝国魔咒二百五难破,美国也不例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