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市民政局正式对外公示了《北京市养老服务专项规划(2018年-2035年)》(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根据《草案》,下一步北京市拟将提升护理型床位占比,2025年实现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比重占60%,2035年达到80%。
《草案》提出,要提高医养结合能力,优化医养结合机构设立流程,加强老年疾病防治、诊治、康复和护理体系建设,建立稳定高效的转介机制和健康支持体系,2025年医养结合覆盖率达100%;明确完善就近精准养老服务体系,分类界定养老服务的属性定位,以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为前提,分类界定养老服务对象,确定“政府兜底、市场主体、社会参与、家庭基础”的养老责任模式。坚持养老服务的公益属性,坚持老残儿一体化综合统筹、减量发展原则,推进残疾人服务机构、儿童福利设施与养老机构设施整合设置、共享部分服务功能,提高设施使用效率。
此外,《草案》还提到,要加快推进老旧居住小区和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开展老年管理志愿者和科技志愿者等公益活动,鼓励低龄老年人帮扶高龄老年人;加强专业化老年人社会工作者团队建设,重点为独居、失能、失智等特殊老年人提供专业的上门服务;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专业学科体系,形成层次分明的人才队伍体系;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人才职业培训制度,建立养老护理人员信用评价体系,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稳定从业人员的激励力度,逐年提高年度绩效水平和从业人员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