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民政局正式对外公示了《北京市养老服务专项规划(2018年-2035年)》(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草案》提出,要进一步创新养老服务体系结构,强化区域养老服务资源统筹管理,拟至2025年,北京市养老床位总数达到15.3万张,千人常住人口养老床位提高至7张。
具体来看,《草案》提出,至2025年,北京市拟建成并运营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280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达1200个。至2035年,全市养老床位总数拟达21.6万张,千人养老床位数9.5张;建成并运营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380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总量不少于1600个。
值得一提的是,《草案》还提出,要重新界定养老床位,明确养老床位包含长期集中养老床位、短期托养床位以及家庭照护床位等“三张床”,积极推进“七有”“五性”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区、街乡镇持续填补养老照料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建设以及能力空白点,将养老服务送到老年人身边、床边、周边。通过面向街乡镇实际失能老年人的适老化环境和人文环境营造,满足绝大多数失能老年人就近获取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
另外,《草案》还提到,要全面开放养老服务市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养老服务消费,使社会力量逐步成为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发挥北京不同区域的区位优势,形成特色优势明显的养老服务产业格局,重点发展康复辅具产业;建立长期照护服务项目、质量评价等行业规范,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衔接的专业化长期照护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