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乡村散文:怀念养老母鸡的那些年
2020-10-06 12:03  浏览:1589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鸡是个很受人爱戴的动物,一边儿要忙着给主人下蛋,一边儿还要忙着到处觅食,为自己的主人节约东西,公鸡也是,每天吃饱了喝足了飞到树上给主人打鸣,叫主人起床,不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

生在八九十年代农村的鸡,圈养的挺多,散养的也不少,圈养的鸡影响下蛋率,一般就是不让鸡出门也在家给鸡留一片活动的场地,农村什么都不多,就是地方大,养猪养羊,养鸭养鸡一个院子绰绰有余。

农村人不怕脏,也不嫌臭,实际上还是因为贫穷,除了种地没有什么收入,所以只要有价值就会养,喂点儿野草和麦麸就行了。脏点儿臭点儿那都不在话下,养了母鸡下蛋,养了公鸡留着过节过年时吃,母鸡“做窝子”时还能暖出一窝小鸡儿来,这就是繁殖的意义。


鸡窝每家都有,那是鸡白天下蛋和晚上休息的地方,这个地方不可缺少,也是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不然鸡蛋你都不知道到哪里去拾,公鸡是不进窝的,它们的歇息地一般都是在树上的,白天跟着母鸡一起找食吃,晚上各回各窝,说是公鸡母鸡,它们并不是“夫妻”,繁殖下一代的任务都是母鸡独立完成的。

小时候在农村,没听说过养鸡场,各家都是自己养鸡吃鸡蛋,吃不完的都是卖给鸡蛋贩子,各家的妇女一听见有贩子的吆喝声就领着篮子出去卖鸡蛋,赚点儿钱补贴到家里,听说我们的鸡蛋都卖到了城里,那些城里人都愿意吃我们的土鸡蛋,因为我们的鸡蛋里没有鸡饲料和促长剂。

农村有个好现象,就是谁家生孩子坐月子,送鸡蛋能拉近邻里之间的关系,这也是老祖先给留下来的好风气,艰苦的岁月里生个孩子没东西吃,全靠邻里之间的互相帮助,孕妇生完孩子失去元气,多吃点儿有营养的东西才有力气,孩子才能有奶吃,老母鸡可是当时的大功臣。


以前的农村只要是空地就有柴禾垛,有柴禾垛的地方就有鸡去刨食吃,在柴禾垛的各个角落里,只要细心点儿,勤快点儿,就有捡到鸡蛋的可能性,鸡下蛋喜欢安静又舒服的地方,有麦秸和玉米杆的地方是最好的下蛋地方,这些地方也是我们这些淘气的孩子经常出没的地方,玩儿着玩儿着看到了鸡蛋也是经常遇到的事情,回家拿给家长也能得到一两句的表扬,吃饭的时候饭桌上才有吃西红柿炒鸡蛋的可能性。

有些家里好长时间没有见到鸡蛋,摸摸鸡屁股确实是下过蛋的,就想方设法把鸡圈养起来,省得它到处下蛋找不到地方便宜了别人。


一般的鸡都知道早起出去觅食,晚上回窝歇息,很少在外过夜的,各家的主人都会在鸡回窝后数一遍自己家的鸡够不够数,够了就放心了,不够了再找找,偷鸡贼不是没有,闷鸡贼比比皆是,鸡跑到谁家谁给藏起来的就那几户,也可以说就那么几个人,找不到就到处问,看看谁见过失踪的那只鸡,搞得大家都心里不痛快,个个都像是偷鸡贼,闷鸡人。

黄鼠狼,是鸡一生的天敌,“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我们都听说过,比八零后大点儿的估计都见过,尖嘴猴腮,身体小巧,动作敏捷,古灵精怪,贼眉鼠眼,一身黄毛儿。晚上的时候,它们就穿梭在村子里的大街小巷,稍不防备就有被偷鸡的可能,鸡的一声尖叫就证明不用再找了,找也不一定能找到,黄鼠狼的速度有多快也没有计算过,就用兔子的速度来形容吧。


所以人们为了保护鸡的“鸡身安全”,大都会在鸡窝前面放上老鼠夹子,一来是夹老鼠,二来是夹黄鼠狼的尾巴,为民除害,保证财产不受损失,有时候谁家丢了鸡也有可能是这样消失的,即便是真的丢了,谁也不会太放在心里,去冤枉别人,确实找不到了就自认倒霉。

春天是老母鸡暖小鸡最好的季节,天气渐渐变暖,食物也越来越多,白菜帮烂菜叶,掺点儿麦麸就够了,家里的女主人找好个头大小一致又无瑕疵的鸡蛋放到鸡窝里,让老母鸡有暖小鸡儿的欲望,好多老母鸡看到那么多鸡蛋就钻到窝里不出来了,趴在鸡蛋上老老实实暖小鸡。但是也有另类,不想暖小鸡的老母鸡会把鸡蛋扒拉到一边儿去,表示自己的抗议。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有时候,当鸡的主人还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自己家的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叽叽喳喳就回到了家里,实属是一大惊喜,没错,老母鸡最近十几天没回家也没有找到踪影,就是藏在了没人的柴禾垛里暖了一窝小鸡儿,鸡蛋是不是自己下的不得而知,但是小鸡是自己的孩子那是铁定的事实,好好养着吧,这要是都养大了,那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呢。


以前的农村斗鸡的现象时常都能看到,不但公鸡会斗得流血掉毛,母鸡也会各不相让,殊死拼斗,不分个输赢誓不罢休,有可能是为了争食吃,也可能可是为了争个下蛋的地方,一般遇到斗鸡的人们都会驻足停留,尤其是我们这些个不懂事的小朋友,还会在一旁鼓掌加油,尽管不知道那两只鸡能不能听懂。而城市的孩子只能在电视上看鸡怎么互相争斗。

当时没有手机真是遗憾,要是拍个照片留到现在就好玩儿了。

不过,鸡对农村人来说不是光有好处而没有坏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踩到鸡屎就是最烦人的一种,好好地走在大街上,一个不留神就踩到了臭烘烘的鸡粪上,干的鸡粪还好,湿的鸡粪踩到鞋子上,那简直是走到哪儿都是臭味儿,以前都是布底鞋布鞋面儿,渗透到鞋底和鞋面儿上想擦都擦不掉,非得泡上好久再刷才行。


想当年,一泡糖鸡屎坏了叔叔的一桩好事,叔叔到现在提起来还生气,本来叔叔跟未婚妻都挺满意对方的,就因为那天晚上去女方家送定金,老丈人老丈母娘闻到一股恶心的鸡屎味儿,说俺家看不上人家,这是给人家难堪呢,才始终没有同意他们的亲事,说叔叔不是个讲究的人,还说叔叔这样是对他们的不尊重,就这样两个人成了没有缘分的人,各自又与别人成了亲。

我一直都还想回到那个满大街都是动物来回跑的那个年代,还想回到满大街都是粪堆的那个年龄段,因为那个年代没有一点儿生活的压力,自由自在,父母种着自己的几亩水浇自留地,喂着每天都能下蛋的老母鸡,听着咯哒咯哒的声音,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是一曲美妙而又美好的旋律。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删


发布人:b13b****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