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今江苏常州)人老李,叫李化,家境富裕。媳妇叫翠花。夫妻俩年过半百,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叫小惠,聪明漂亮,视如珍宝。小惠在十四岁时,生病夭折,从此家里愈发冷清。
后来老李纳妾,生下一个男孩,取名珠儿,视为掌上明珠。珠儿渐渐长大,胖乎乎的招人喜爱,但是天性愚钝,五六岁还分不清菽、麦,说话也不利索。即便如此,老李仍然很爱这个儿子。
不久,城里来了一个盲僧,能断人死活,以此要挟钱财,屡试不爽。到了李家,盲僧索要百金。老李拿了十金,盲僧不受;三十金,仍不受。
盲僧不耐烦了,厉声说道:“我就要百金,少一分都不行!”
老李生气了,将他赶走。
盲僧怒道:“别后悔,你可别后悔!”
没过多久,珠儿面如死灰,自言心脏疼痛,不停地抓挠床席。
老李大惊,连忙拿钱去找盲僧。
盲僧笑道:“给多少钱都来不及了,我一个瞎子没那么大能耐!”执意不救。
再看珠儿,已经死去。
老李悲痛之下,直接告到县衙。
县长拿住盲僧,从身上搜出一个小棺材、两个小木人、五面小旗子,情知是巫术,立即将他乱棍打死。
老李回家,正坐在床上跟媳妇说话,就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儿跑了进来,周身像烟雾一样若隐若现,眨眼间坐到了床上,口中叫嚷着“大伯走那么快干啥?我都追不上了。”
老李将他推了下去,落地竟然没有一点声响。
“大伯推我干啥!”小儿说话间,又爬了上来。
老李夫妇害怕了,下床逃走。
小儿在后追赶,大呼阿爹、阿妈。
老李跑进小妾房中,关上门,再一回头,小儿竟已站在身后。
老李惊问:“你到底要干什么?”
答道:“我是苏州人,姓詹。六岁时父母双亡,寄居在外祖父家。一次在门外玩耍,被妖僧杀害,变成了他的奴隶,不得超生。幸好大伯除掉妖僧,替我报了大仇,我愿给你当儿子。”
老李问:“人鬼殊途,哪能在一起呢?”
小儿说:“找一间小屋子,铺上床褥,每天浇一杯冷粥,我就可以复活了。”
老李应允,将小儿留了下来。
这天,小儿问老李:“珠儿死几天了?”
答曰七日。
小儿说:“天气寒冷,尸体不至于腐烂。阿爹打开看看,如果尸身完好,我就可以复生。”
老李大喜,带着小儿打开墓穴,见珠儿尸身完好无损,难免有些伤感。再回首,小儿已不见踪影。老李心下明白,便将尸体抱回家里。
珠儿躺在床上,眼睛微微睁开,张口讨要温水,喝过几口,全身发汗,果真活了过来。但到了晚上,则气息全无,仿佛死人一般。熬到天明,家人问他原由。
答道:“被妖僧操控冤魂,除我之外,还有一个兄长。如今他在阴间作了姜员外的义子,活得非常滋润。昨晚邀我去玩,今早才用黄马将我送回。”
翠花问:“你在那边见到小惠了吗?”
珠儿摇头说:“没见到,回头我再去看看。”
两三天后,珠儿说:“惠姐在阴间过得挺好,嫁给了楚江王的小儿子,平时满身珠宝,出门便有奴仆跟从。”
翠花问:“她为啥不回家看看?”
答道:“人死后,会忘却生前事。除非有人叙述,她才能想起来。昨天借姜员外引荐,我才看到惠姐。姐姐招呼我坐在珊瑚床上,询问生前诸事。我说:‘姐姐活着的时候,喜欢绣花,有一次剪刀割伤手指,鲜血染污了绫子,于是就绣成了赤水云。这条绫子一直挂在母亲床头,姐姐忘了吗?’姐姐这才想起来,要向丈夫请假,回来探望母亲。”
翠花问及归期。珠儿不知。
这天,珠儿忽然对翠花说:“姐姐来了,但是路上劳累,要休息一夜,明早就来探望。”
邻居赵家有个女孩,曾是小惠的闺蜜。当晚,梦到小惠来见。寒暄过后,小惠说:“我从异域来,想和母亲说几句话,还得借你身躯一用,切勿惊慌。”
天明,女孩才跟母亲说完这事,就昏了过去,再醒来时,惊叹:“小惠才离开几年,大婶已然满头白发了!”说完,起身赶去李家,一进门便朝老李夫妇跪拜。
翠花心下明了,搂住女孩问长问短。
方才言语几句,珠儿跑进来说道:“有人来接姐姐了。”
女孩起身拜别,泣道:“女儿去了。”说罢,再次晕倒。
几个月后,老李生了重病,遍寻药方也未好转。
珠儿叹道:“这下完了。两只恶鬼坐在床头,一个拿铁棍、一个挽麻绳,我求了几天也不走。”
翠花恸哭一场,只得筹措后事。
到了黄昏,珠儿走来,说道:“外人先回避,姐夫来看阿爹了。”接着鼓掌大笑:“这两个小鬼,听说姐夫来了,立刻躲到床底下了。”过了一会,珠儿对着空气寒暄,又问惠姐起居,随后送出门去。
珠儿反身回来,笑道:“阿爹没事了。姐夫把两只鬼栓马上带走了,还说要向大王求情,给二老延寿至百年。”
全家都很高兴。
当晚,老李病情好转,几天后竟然痊愈了。
珠儿长大后,入校上学,经常讲说阴间诸事。遇见别人生病,就指出鬼祟位置,叫人点火驱除,患者便能痊愈。
后来珠儿生了一场大病,被疼痛折磨了很长时间。据他自己说,是因为泄露鬼事,所以招来报复,从此不敢乱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