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揪心!3位65岁老人哭诉:给高龄父母养老,真的坚持不住了
2020-10-06 10:40  浏览:672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我们以前总觉得,长寿是福。长寿的老人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都和“健康”、“福报”等词语划上了等号。殊不知,在“长寿”光环的背后,是老人子女们的疲惫和心酸。

01“退休后,我的‘工作’就成了母亲的护工。”

郑奶奶今年65岁,照理说,正是老人们退休养老,好好享清福的时候。但是郑奶奶却依然没有得到休息,退休的这些年来,郑奶奶唯一的“工作”就是照顾自己的母亲。

有人说,郑奶奶到了这个岁数还有妈叫,是一种幸福啊!别人求都求不来,怎么郑奶奶还总是一脸愁苦呢?


郑奶奶的母亲王老太太比她大22岁,今年已经87高龄了。早些年时,郑奶奶的父亲去世,王老太太受到了刺激,本就不好的身体变得更加脆弱,年初到年尾总有吃不完的药。或许是药起了作用,王老太太风烛残年,却一直没有驾鹤西去。


郑奶奶本来也高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高兴不起来了。王老太太行动不便,总是要人背着上下楼,出门也要推着轮椅,偏偏王老太太又是个喜欢外出的人,一天能出门五六次。老是出门对身体也不好,郑奶奶劝告王老太太时,却被指责不孝顺。


王老太太只要身体有一点不舒服,不论多晚也会打电话找郑奶奶。郑奶奶原本健康的身体,这几年也越来越不行了。

“母亲越老越不讲理,我可以照顾她,但我也快70岁了啊。”郑奶奶越说越伤心,抹起了眼泪。

02“90岁的父亲瘫痪多年,我的精神和体力真的坚持不住了。”

李大爷已经照顾瘫痪的父亲整整20年,别人都说他有孝心,听到这种夸赞,李大爷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老父亲已经90岁,本就是难以自己打理生活事务的年纪。加上瘫痪,更是生活更是无法自理,稍微离开人一会儿都不行。李大爷家里经济状况不好,请不起护工,只能自己亲力亲为,无微不至的照顾着老父亲。


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李大爷虽然很少在老父亲面前说什么不好听的话,但心理上的压力已经压垮了他。李大爷今年也已经65岁,退休之前是做操作工的,身上的职业病也不少,常年对父亲的照顾让他身心俱疲,却无法说什么抱怨的话。

李大爷说:“一想到今天要去照顾父亲,我的心情就无比沉重,我的精神和体力真的坚持不住了。”


03“上有老,下有小。要养老,又要被啃老,很多事情实在是力不从心了。”

崔婆婆的双亲没有什么大的身体疾病,但崔婆婆的压力同样不小。

崔婆婆退休不久,有了很多的空闲时间,这也给了崔婆婆父母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经常叫崔婆婆过去陪伴自己,通常都是一些小事,要么陪着聊天,要么陪着买菜。崔婆婆自己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处理其他事情,所花费的钱也不好意思找父母要。


崔婆婆的儿女正当成家立业的年龄,许多事情都需要她来操心。而儿女们的经济压力,也成了崔婆婆的经济压力:买房、买车、闲杂费,每一样都是对崔婆婆的啃老。

养老和被啃老的压力,让崔婆婆喘不过气来,她越来越觉得自己力不从心,退休金根本不足以支撑这样的开销,只能再去别的地方找一份工作。

04半个世纪的叹息:高龄老人的背后,是同样老去的子女

很多人只看见老人长寿的幸福,却没有看见,苍髯白发的老人身后,同样是已经老去的子女。面对高龄的父母,许多老年子女并不是不想尽孝,而是尽孝的代价太过沉重,让人从身体到心灵,都充斥着疲惫和倦意。


高龄的父母容易感受到孤独,比其他年龄段的老人都更需要子女的陪伴。这样的陪伴,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无形的负担。毕竟到了这个年龄,压力已经无法产生动力了。

05面对高龄的父母,我们应该怎么做?

1.以正确的心理对待。老人长寿,其实是一件普遍意义上的好事。这时候,少一点不耐烦,多一些包容,以正确的心理去看待这个问题。

2.换位思考。人人都会有老的一天,如果自己到了这个岁数,也会希望儿女多陪陪自己。


3.合理沟通。只要老人神志清晰,可以告诉老人,自己岁数也不小了,来回跑的次数可以适当减少。但每次的陪伴都要走心,敷衍的应对,只会让老人心里难受。

4.照顾高龄父母时,也需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发布人:b502****    IP:120.244.22.***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